编者按:

一截粉笔,两袖清风,三尺讲台,四季寒暑。守望着精神的麦田,挥洒着勤劳的汗水,无怨无悔地耕耘,尽职尽责地培育。乐清中学广大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。他们在平凡而又神圣的教书育人工作中绽放人生绚丽的光彩。

学校公众号将不定期推出教师风采录,展示先进典型,传递榜样力量。

随处做主 立处皆真

——记我校优秀教师董安

董安,中学高级教师,乐清中学学术中心文科部主任,乐清市十一、十二届政协委员,乐清市优秀青年专业人才,乐清市中语会副秘书长,温州市中语会常务理事,温州市劳模协会理事,温州市学科教研基地专家组成员,温州市551人才,温州市学科骨干教师,温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,温州市百名领军教师,温州市名教师(模范班主任),温州市劳动模范;浙江省劳动模范,《语文教研》封面人物。

浙江省劳模(乐清中学董安)

一、教育教学

从教27年,担任了22年班主任和9届毕业班教学工作,教学功底扎实,业务精通,治学严谨。多年来,一方面虚心向省内外名师学习,开阔视野,提高教学与科研能力;另一方面大量阅读专业书籍,购买了7000余册文史哲的书籍和各类教育教学专业书籍,订阅《语文学习》《浙江考试》《语文教学通讯》等多种语文杂志,潜心钻研课堂教学和试题命制。参加了浙江省骨干教师培训班,东北师大访问学者研修班,浙师大研究生课程班等各类学习培训,努力提升专业素养。

班级管理张弛有度,方法科学,成效显著,所带的班级连续十几年获得校德育考核文明班级。语文学考和班级高考成绩多次名列年级前三,连续四届毕业班的高考重点率列全校第一。其中2000届高三(5)班高考成绩有8人进入乐清市前20名,21人被清华大学、上海交大、浙江大学等名校录取,2007届高三(2)班有11人获数、理、化、生奥赛全国或浙江省二、三等奖,高考重点率为93.18% 2013届担任高三(17)(18)班主任,两个班级重点上线率分别达到91.1%91.48%,其中被浙江大学录取12人,2016届高三(5)作为普通班,高考重点率达74.35%。历届毕业生中有陈琼、蔡章盛、陈海亮、王鉴顺等同学考取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,叶堉、陈擎荣获“国家青年科学家”称号。

二、科研示范

主持两届温州市名师工作室,获温州优秀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称号;带领团队两次获温州市学科命题比赛一等奖;主持和参与《中学体验式德育活动课程研究方案》等省、市级课题5个,其中《教师专业发展之校本培训研究与实践研究》被评为“亚太经济合作组织(APEC)”高效能学校项目“优秀成果奖”、省级课题二等奖;撰写的论文获第二届全国“新语文教学”论文评比特等奖。

在《浙江考试》《语文教学通讯》《语文教学与研究》等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和论文20多篇;主、参编《高中语文文言文语段精练》《温州市高中语文自主导学案》等10部;在杭州、温州、台州、绍兴、金华等地开课和讲座20多节(场)。

多次担任乐清、温州中、高级技术职务评委和乐清、瑞安、温岭、温州骨干教师、名师评审评委。2020年被推荐为浙江省中小学教材专家库人选。

三、学生印象

董老师是我们三个理科实验班的语文老师,而我们则是董老师的“第五代弟子”。去年中考之后的暑假,我们在浙江大学集训时,董老师还在带高三毕业班,抽空到杭州来看望他未来的学生,匆匆地来了又匆匆地走了,初步印象是有着和年龄不太相称的年轻。时间长了,印象深了———

印象之一:勤快。他总是很忙,因为他上的班级多,课也多,在他的桌上作业会比别的老师高一大截。为了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,每周还发五篇时文,都是他精心挑选的。为了在高一树立良好的班风,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晚自修与同学们交流思想。他家离学校较远,但他还是坚持每天晚自修到校管理。繁重的工作之余,总能在课间看见他在教室与我们谈天的身影,聊家常,谈心事。

印象之二:严格。他允许我们犯错,但不允许经常犯错,他对班级的德育三项考核抓得很紧,纪律、卫生、体育他都严格监督,他经常教育我们:要做学问,得首先学会做人;做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。严格是他的风格,但不是全部,其实我们都亲切地称他“安仔”。

印象之三:博学。一直很钦佩董老师讲到古文时的滔滔不绝,对历史典故的精彩讲述,他的课让人感觉轻松。我们喜欢上他的课,穿插在课文内容中的那些课外知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,很精彩,紧紧地抓住我们的神经。他胸中的“墨”,看不到底。有时面对我们的故意“为难”,他不仅能从容应对,更能举一反三,使我们对他更增添了一份敬意。

印象之四:守信。他答应我们的事一定会做到。乐中是实行寄宿制的,同学经常叫他帮我们买书或其他东西,他总是牢记在心,有时我们自己都忘了,他还记得,这叫我们挺感动的,三个班的同学订在书店里的杂志,每个月有七八十本,也都是他及时帮我们去取来。……这就是我们性格内敛,不张扬,但又随和可亲,亦师亦友的语文老师——董老师。

20059月《温州日报》

“校园人物”专栏

四、教育理念

作为一名资深班主任,董老师逐渐形成独到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。

1.不迷信管理

在现在的学校制度下,没有管理是不行的,问题在于,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管理,管多少,管在什么地方,哪里应该严,哪里应该宽,哪里必须管,哪里不必多管。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,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(培养主体性、自觉性),最可靠的办法不是使他立刻让我满意,而是让他自己确实有所成长。

一个真正的教育者,最关注的应该是学生本身的发展。教育者以人为本,爱必须深入学生的内心。熏陶比教育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。

2.不推崇“认错”

频繁地让学生写“检查”一方面说明教师业务水平不高,另一方面又会阻碍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。因为这东西给教师一种似是而非的满足:手里攥一把“检查”,居然也会有某种“成就感”,好像自己干了不少工作似的。

对待一只在黑暗中迷路而触犯你的飞虫,其实不必急着想办法去惩罚和消灭,只要设法给它一个投奔光明的机会就可以了。对待一个偶尔犯错的学生也是如此。

3.不追求完美

教育是一种缺憾的事业,有的班主任的总以为教育学生就是把学生身上的缺点统统去掉,于是他就完美了,实际上这种竭力让学生完美会阻碍学生的发展,造成班主任的焦虑,于是不和谐就产生了。只有个性的存在,而无完美的存在。那些从未受过批评的“好”学生,其生存能力是比较差的。

4.不迷信说教

学校教育的最突出缺点就是活动体验太少而说教太多,学生是在行动中成长而不是在言论中。试想当你找学生谈话的时候,学生就已经知道你要说什么,当你每次找他的时候,你说同样的话,你想他会有多大的触动和改观。班主任其实很多时候都在:苦口婆心地说一大堆正确的废话。其实这也是一种不和谐。

教育的关键是体验,亲身的体验。班主任要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下工夫。

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让他有了沉甸而厚实的收获,厚厚的学生档案,厚厚的学生贺卡,厚厚的学生相册是对他工作的记录和肯定,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回报,更是一种财富!因此,其事迹在《乐清日报》、乐清电视台、《温州日报》等媒体多次报道,并入选《文明的路标——文明市民风采录》《温州市改革开放40周年劳模风采录》和《聚焦名师》。